建設幸福河湖,促進人水和諧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,有這樣一群人,立足崗位、默默耕耘,堅定不移地為河道水質穩定向好貢獻力量。
河道巡查員郭亮亮對過去的半年深有感觸。初入河道巡查領域時,河流的名稱、位置、特性等對他而言更多是書本上的知識,隨著時間的推移、實踐的深入,他仿佛和它們成了老朋友一般,清晰的掌握了每條責任河流的特性。日常巡查中,無論是漂浮的垃圾還是斷面水質的變化,都逃不過他的“火眼金睛”,一旦發現問題,立即上報,高效解決。此外,依托無人機,他不僅能有效捕捉復雜地形的河湖庫的總體環境狀況,還能從多個角度跟蹤河道的墾殖、養殖、水草、排口晴天異常排水等“四亂”“四水”問題。未來他決心繼續努力,讓所經之處的河流變得更加清澈、美麗!
河道巡查員孔慶邦在近一年半的時間里,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勤奮的工作,逐漸成長為獨立帶隊進行巡查的資深巡查員。如今的他,腦海里早已繪制了一部比高德地圖還要精準的“河道巡查地圖”,對責任河道的每個犄角旮旯都了如指掌。針對晴天異常排水的雨水排口、污水直排河流的污水(或合流)排口,他有自己的巡查思路。先通過河流排口對雨污管網進行反向排查、溯源,打開雨污水管網檢查井,用潛望鏡、管道機器人等管道檢查儀器,進行逐一排查,鎖定最終污染源。
張德志投身河道巡查工作近五年,無論是夏日炎炎,還是風雨交加,那些蜿蜒曲折的河道上,都留下了他辛勤丈量的足跡!他最引以為傲的,便是親眼見證河水從渾濁到清澈的轉變。對于河道巡查,他認為農藥和化學物質對水體生態系統的破壞是不容忽視的。在日常工作中,河道邊的農藥垃圾丟棄、農排口的水質異常等問題都在他的“監管”范圍內。根據農忙季節種植規律,他還會有計劃、有針對性的開展巡查工作。從源頭上監督,為水質排放符合環保標準貢獻綿薄之力,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。
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用專業技術助力生態保護,像他們一樣的禾美人還有很多。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河湖,他們陽光、健康、積極向上,用汗水澆灌希望之花,以行動詮釋責任的真諦,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故事。